直接拿中文给留学生上课?墨大前校长的呼吁把留学生都看傻了!多人直言这是要把澳大利亚塞到留学鄙视链最底下!也有人称这是未来新方向?
你对出国留学中文上课的新思路怎么看呢?
期末已经激战过半,不知道大家现在感受怎样?
整个学期下来,会不会有一种感觉就是,
明明自己是奔着精进专业领域上的东西出的国,这怎么最后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却都花在了学英语顶上…
当初出国考英语的时候,听力就属于是一大难点。
可真出国了,开启了与老师的直面对线,才发现跟炸裂的麦和天南地北的口音相比,之前做过的听力,简直配叫一个字正腔圆。
每节课,光是想弄明白老师们具体都讲了点啥,就已经可以说是十分的费劲。
而到了另一个难点,写的环节。
很多时候明明论文或考试要写的内容,都已经到了嘴边,可就是没法在自己的英语“素材库”里找到那个想要的表达。
要是留学还能不被英语烦就好了。
相信很多留学生可能也都有过这种有点“big 胆”的幻想。
但万万没想到,最近墨大的前校长却是直接提出了,比我们想的这个,还要更超过的倡议。
要不就直接拿中文给留学生们上课吧!
根据《悉尼晨锋报》的报道,现任总理内阁部秘书长,也是前墨大校长的Glyn Davis,呼吁要采用变革性的思维,来满足未来7年预计10w名留学生的不同需求。
他点出澳大利亚的顶尖大学人数很多,发展速度也快于了“国际同行”。
澳大利亚拥有西方最大的公立大学,拿咱们的悉尼大学出去一比。
入学人数比以往同期翻了一倍,而英国的牛津大学人数却仅增长了20%。
如果是拿澳大利亚八大高校中的前五出去比较,它们的规模是英国同类大学的四倍,是美国同类大学的两倍!
他认为这太惊人了,世界上没有其他大学具有这些特征。
同时,他也指出英语不会一直在我们的地区主导。
认为如果大学能用“外语”给留学生授课,那将很有益处。
不论是仅提供中文普通话,还是其他不同的语言。
表示为什么大学就不能考虑这些呢?自己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。
“我们能做些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?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如何融合?怎么才能有不同的教育模式?为什么一定要用英语授课?”
根据数据统计,在过去30年里,国际学生人数增加了1700%。
Davis表示,大学获得政府资助的资金在下降,然而他们把这些成本都推给了留学生,比如来自中国上海慷慨的家庭,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澳洲读书。
墨大前校长这边是说的慷慨激昂,表示在1960年代和70年代,澳大利亚已经做过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,创造了新的和不同的机构。
现在也许又是该到了做出这种大改变的环节。
但中文授课…上海慷慨的家庭…
这套思路一出,也是立马引发了一波大讨论。
不少留学生表示,要这么搞,那澳大利亚的留学是真的要完。
现在大学里的一些学科,一推门进去几乎清一色的留学生,在网上就已经是“水”声四起。
这要是再拿中文给留学生上课,还不得把澳大利亚从留学鄙视链里抽出来,直接塞到最底下。
从留学后的就业来看,这么搞似乎也看不出有啥好处。
在澳就不说了,没英语成绩大概率是留不下也没得找。
而就算是选择回国,过去很多公司愿意招聘留学生都是看中了留学生的知识+英语水平+国际化视角等多重属性。
这回去结果一看,是中文教出来的,找工作的多扇大门恐怕也是要跟着关闭。
再加上中文教学的国际认可度相对较低,就是想走学术路线,恐怕也是要更难。
认为要这么搞,澳大利亚的大学文凭含金量,是分分钟就得迎来一波大贬值。
也有的人先理性思考起了,拿外语就比如中文去给留学生上课到底有没有可行性。
真在澳大利亚留过学的都知道,学习可绝不仅是12周的PPT,最终打出的那么几张纸。
那么多的文献资料是要怎么弄?全找专业人士翻译一遍?
授课呢?是先让英语好的留学生去给老师上课,让老师把中文学透了。
还是专门招华人老师,给中国留学生“特供”,然后别的学生都还是继续英文上课吗?
如果专奔着“慷慨”的中国留学生家庭搞这个,又会有多少留学生买账愿意来呢?
那都中文了,在澳和在国内学,跟要多花的钱比又能差在哪里,差出多少呢?
不过倒也有人挺这位墨大的前校长,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向前向好的发展。
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,语言优先于学科教育本身的现状会被慢慢取代,未来如果技术发展到所有的语言都可以被无延迟传译,对每个学科的发展都会是好消息。
在疫情发生后,似乎各界也都对未来的教育方式有了新思考。
有不少人和机构都不再认为在线就一定不能替代面对面的教学,也已在尝试着去提供许多创新的在线课程。
不知道你对墨大前校长提出的这一思路怎么看呢?